机油桶行业特点及对标签要求

机油桶的特性

机油桶的主要成分是PE,其在生产过程中根据颜色或其他需求会加入色母和不同比例的添加剂。机油桶是吹塑成型,刚从模具中出来时温度很高,需24~48小时完全冷却,稳定尺寸,并释放桶体内小分子物质。

机油桶的表面由于脱模的需求比较粗糙,且表面能比较低。 PE材质热膨胀系数大,在全国范围内温差比较大的情况桶体尺寸变化大。

机油桶贴标过程

桶体生产出来以透气塑料袋包装放置48小时(冷却,定型,释放)—- 机器或手工贴标 —- 在最低贴标温度以上放置24小时(胶水粘性发挥)—- 检验发货

对标签的要求

  • 低表面能且表面粗糙—–高粘加厚胶水
  • 灌装后桶体膨胀带来耐摩擦需求—–上耐摩擦光油或覆膜
  • 不同的印刷外观效果—–多种面材可选
  • PE材质热膨胀系数大—–最好选择PE面材适应全国巨大的温差

油桶标应用简介和常见失效模式

应用简介

目前市场上的机油桶标签品种繁多,应用复杂,大概汇总如下:

  • 面材材质:铜版纸,镜面铜版纸,合成纸,白PE,亮银PE等
  • 胶水:加厚型高粘胶水。
  • 标签表面处理方式:上光油,上光膜。
  • 贴标方式:机器贴标,手工贴标。
  • 贴标过程:多数由瓶厂完成再送到灌装厂,少数连线贴标罐装作业。
  • 失效类型:贴标起翘或掉标;标签起翘或喇叭口;标签起泡

针对这三种标签失效类型的避免方法

贴标起翘

胶水的粘性是完美贴标的保障,但还有其他因素如果我们不注意,同样会有起翘风险:

温度问题

冬季是油桶标起翘的高发期,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

  1. 标签应储存在最低贴标温度以上的环境中,或是贴标前24小时将标签放置于该环境下回暖,确保胶水的活性;
  2. 确保桶体的温度在最低贴标温度以上;
  3. 贴标后24小时以内桶体放置于最低贴标温度以上,确保胶水粘性持续发挥到最大水平。

实例中多次发生冬季刚贴完标签就转移到室外或冰冷的仓库,或者直接发货导致标签起翘甚至脱落的案例。

小贴士:在贴标机上贴标前装加热灯提升标签温度,可提高胶水粘性,改善贴标效果。贴标厂可根据实际测试结果调整贴标后的保温时间,以不起翘为准。

湿度问题

湿度问题经常被大家忽略,但也偶有此类问题发生。

  • 在雨季湿度较大时,桶体表面可能会产生水膜,标签贴在水膜上胶水粘性会降低,导致贴标起翘;
  • 贴标时可能产生未完卷,退回仓库后没有用防水袋包装,暴露在空气中,会导致胶水中的水分挥发出来,胶水粘性变弱,甚至变成干胶,完全失去粘性。
小贴士:贴标厂可自备一些自封袋,用于包装已开过封的标签卷。

桶体表面能

生产桶时可能会由于种种原因加入添加剂,其中一些成份会从桶体中析出,导致桶体表面油滑,表面能很低;另外生产桶的模具内腔表面在长期使用后也会累积一些物质,导致桶体表面能降低,影响贴标效果。建议桶体表面能在34达因值以上。

小贴士:桶体在贴标前可用火焰处理来提升表面能

抚标压力问题

不干胶又叫压敏胶,只有在适当的压力下胶水粘性才能发挥。

  1. 手工贴标:相比于机器化大生产的稳定性,人员的手工贴标动作可能会受身体状态、工作时长、操作熟练程度等因素影响,贴标质量不那么稳定。标签可能会因抚标压力不够而发生起翘事件。
  2. 机器贴标:抚标装置是关键。市场上有的毛刷,海棉轮等装置,都不可取,建议使用弹性适当的抚标板,并以上下双臂反撑夹持。

胶水桶标签标签平整度问题:

  1. 当标签覆膜时,如果膜的张力过大会导致模切后膜收缩,带动标签向上卷曲,贴标后发生起翘;
  2. 膜覆在纸张材料上时,可能会因贴标环境温度太低导致PP膜收缩;
  3. 不建议使用热膜,其覆合时温度在90度左右,冷却下来收缩很严重。
  4. 上光油的标签可能会发生因油墨收缩而边缘卷曲。
小贴士:膜的收缩是单向的,油墨收缩是全方位的。印厂在模切时要及时检查标签的平整性。覆膜标签最好是略微向下卷。

贴标起皱或喇叭口现象

此现象可通过提高粘性减轻问题,但不能根除。标签起皱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贴标时机:要求贴标应在吹桶出来48小时以后。在48小时以内,桶体的尺寸还未完全稳定,此时贴标后,桶体会带着标签一起继续收缩,导致标签起皱。
  2. 贴标压力不够:标签边缘未贴实,雨季湿气会从边缘进入纸张,导致纸张吸水膨胀,发生边缘起皱。
  3. 桶体贴标区域不平(内凹或呈球面),纸张类标签挺度大,无法包容。此类情况可选择柔软的PE材质。
  4. 抚标板不能提供稳定的抚标压力,建议参考上述有关抚标板内容。
  5. 温度变化:客户联机先灌装(35℃左右)再贴标,在冬天北方温度很低的情况下,桶体带着标签严重收缩产生起皱现象。建议改用PE材质。
  6. 当PP膜覆在PE材料上时,冬天会因PE收缩大于PP而标签内卷,易产生起皱。可通过加热使标签恢复平整。

贴标起泡

气泡的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贴标过程中介于标签与桶体间的空气没有排干净,另一方面是桶体会释放小分子物质形成气泡。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1. 贴标时机:要求贴标应在吹桶出来48小时以后。在48小时以内,桶体内的小分子物质未释放完,此时贴亮银PE材质的标签,小分子物质被镀铝层封盖而形成气泡。
  2. 出标与抚标关系:抚标板应紧挨着出标板,完成边出标边抚标的动作。
  3. 桶体贴标区域不平(有内凹),纸张类标签挺度大,无法包容。此类情况可选择柔软的PE材质,配合有开槽的抚标板。
  4. 抚标板不能提供稳定的抚标压力,无法有效排气,建议参考上述有关抚标板内容。
  5. 湿度影响:当桶体表面有少量水雾时,贴亮银PE材质的标签,水分会被镀铝层封盖而形成小气泡。
  6. 杂质影响:桶体表面有静电,会吸附灰尘或塑料颗粒,贴标会也会形成气泡。

总结:现在,我们再来看一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油桶标的应用呢?

  1. 艾利丹尼森持续提供品质稳定的原材料是客户顺利生产的基础;
  2. 印厂需控制好覆膜张力,确保标签的平整性;
  3. 桶厂需确保桶体的贴标区域的平整,表面能应大于34达因值,表面无灰尘异物,保持干燥;
  4. 桶体的温度要大于最低贴标温度(7℃),贴标后24小时内桶体仍然在此温度以上保温;
  5. 贴标的时间应在吹桶48小时以后,发货应在贴标24小时以后;
  6. 抚标装置应选择弹性适当的抚标板,以上下双臂支撑固定在支架上,抚标板紧挨着出标板,当桶体有微弧面时,可在抚标板上开槽;
  7. 当桶体有微弧面时,或当机油桶会经历较大温差变化时,可选择PE面材;
  8. 当一卷标签未使用完入库时,要用自封袋包装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