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香烟标签收藏爱好者,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给香烟标签收藏分类的。
第一类:原始开发类
- 打样原稿:是卷烟厂和印刷厂家联合为卷烟品牌设计的“香烟标签”稿样,没有上机印刷。在普及计算机以前,主要依靠手工画稿和人工制版。随着时代的发展,香烟标签设计、制版逐渐由计算机完成,从而有了现代出品的精美香烟标签,主要被专业人士和行业内人士收藏保存。
- 打样标:大家现在收藏的各类香烟标签实际上都是由打样标演变整改而来的。打样标是在某一个品牌创建前,特别制作的几种或几百种打样香烟标签,专供烟草生产企业领导审查和定夺的。“样品”香烟标签的诞生和上市出品,是从几十种到几百种打样标中严格筛选出来的,最后一张香烟标签将形成正式出品产品。笔者认为其收藏价值比在产“标”要高,因为收藏就讲究“物以稀为贵”。而且打样标可以告诉大家某个香烟标签的产生过程,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和研究意义。打样标主要被专业人士和行业内人士收藏保存。
第二类:解放前后早期类
- 老标:多以拼音、外文为主,图案也主要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收藏此类标多数是通过价购,很少以交换的方式。
- 早期标:主要是软标,指建国后至中香烟标签出现之前这段时期的香烟标签。特点是繁体字较多,有公私合营标、地方国营标。
- 中香烟标签:是指烟盒上的厂名处只印有“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出品”,国内约有61个卷烟厂同时使用此名称。从1963年中国烟草工业公司成立,到1968年公司撤消为止。该香烟标签大约1000余种,因为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受到广大收藏者的喜爱。
- 文革标:主要是软标,从1966年到1975年文革时期出品的香烟标签。特点以主席语录、题词标、革命口号、文革时期特定图案的香烟标签为主。
- 三无标:软标居多。香烟标签上无焦油含量、无R、无过滤嘴,生产年代为1975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
- 下马标(是指已经下马的烟厂产品标):1986年前被中国烟草总公司勒令关、停、并、转的原烟厂产品香烟标签。
第三类:在产烟香烟标签类
- 软标:主要用于低档烟,设计精美,有横、直(竖)两种,但个别高中档烟也会使用,保留自己的风格。
- 卡标:主要以现在生产的20、16、12支装、硬盒烟烟盒为主。
- 系列标:指同一名称品牌、不同图案、不同字、样、颜色的系列香烟标签。
- 条码标:香烟标签上印有商品条码的香烟标签。主要显示注册标志,分别代表国家、行业,如690代表中国,1028代表烟草行业。后5位代码是厂家编号,一般每个厂家有200个号,最后一个代码具有防伪功能。
- 含焦标:现在香烟产品必须加印焦油含量及高、中、低含量等字样,香烟标签侧面上印有焦油含量。含焦标的使用也象征着与国际接轨的开始。
- 套标:3枚以上不同图案、一个品牌的为套标,俗称3★1或10★1等,以地方风景、人物类较多。该标的收集对一般收藏者来讲比较困难。
- 色套标:指香烟标签上的商标名称、文字、图案完全相同,仅配色不同的香烟标签,色套标最少为三枚以上。
- 纪念标:主要是卷烟厂家为庆祝、纪念有意义的事件临时开发设计的,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如厂庆、各届运动会、国庆,香港、澳门回归等。此标一般产量较小,销售范围有限。
第四类:“发烧标”或“趣味标”
主要是收藏爱好者和香烟标签协会为纪念协会成立或庆典活动,大胆设计、少量印刷的香烟标签,供爱好者收藏。
第五类:香烟插卡、封口条、广告画类
- 香烟插卡:也叫画片,是厂家为了宣传而放入烟盒里的艺术画片。有人物、油画、风景等。
- 封口贴:主要是用于香烟小盒封口和条盒两头封口,多数用于软盒包装。
- 香烟广告画:由来已久,从人类开始生产香烟起,就发行广告画作为宣传。
第六类:烟具附属品类
- 烟斗类:在烟斗家族中,品质、用材、造型是烟斗身份、等级的明显标志。因此,在历代制造的烟斗中,不乏制造精细、用料考究者,渐渐地突显出独特的艺术收藏价值。
- 打火机类:现在除了市面上品种繁多的打火机外,各烟厂为搞促销活动也开始定制礼品打火机,高、中、低档应有尽有,成为收藏者的收藏对象。
- 鼻烟壶、烟缸类:精美的鼻烟壶已成为世界各地收藏家的珍爱藏品。烟缸由纯金、纯银、水晶、琉璃、玻璃等特殊材料制成。
- 烟草礼品类:厂家开始设计制作印有厂名和品牌的礼品。